新闻动态

  • “政治生日”学年收官之行——计算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前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开展“峰烟地道映初心 青春奋进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2024-2025学年党员教育系列活动“政治生日”的第四站,师生通过参观纪念馆、重走地道、参观廉政教育展,再次感受战斗岁月中的人民智慧和力量。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境内,是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建造的防御工事,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这种独特的战斗方式,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壮丽凯歌。   活动伊始,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同志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感受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誓言铮铮,不仅是对入党初心的再次叩问,更是对先辈矢志不渝奋斗精神的深情告慰和庄严承诺。 重温入党誓词   作为学院党委2024-2025学年“政治生日”系列活动收官之站,本次活动为入党时间为6月、7月、8月的党员同志们举行“政治生日”仪式,党员班主任为过“政治生日”的学生党员颁赠纪念书籍重读《实践论》《矛盾论》,希望同志们学好用好“两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科研攻关和学习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党员班主任为过“政治生日”的学生党员送上赠书   “政治生日”仪式后,全体师生走进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展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和场景复原,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深入了解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形条件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展厅   随后,大家走进狭窄蜿蜒的地道遗址,躬身穿行,沉浸式体验这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的“地下长城”,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开展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和战斗智慧。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最后,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师生党员来到红色廉政教育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图书、展板等,学习焦庄户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和廉洁故事,大家也对近期正在开展的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20242001党支部书记辛玉聪说:“通过这次‘政治生日’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走进焦庄户地道遗址,仿佛穿越回那段战火岁月,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这次‘政治生日’活动让我深受教育。走进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亲身感受到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智慧与勇气。重温入党誓词,更让我牢记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今后,我会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科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20240711党支部党员陈自涵说。   “‘政治生日’仪式如同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内心深处的信仰之光。重温入党誓词时,面对鲜红的党旗,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和奋斗决心在脑海中清晰浮现。重走焦庄户地道遗址,低矮的通道、隐蔽的瞭望口,真切感受到空间的逼仄与黑暗,方才深刻理解,今日的岁月静好,正是无数英烈以血肉之躯换来的珍贵馈赠。未来,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员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教工党员史慧洋说。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本学年是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连续第二年组织实施“政治生日”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每季度定制赠书、定制主题的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希望强化“政治生日”的仪式感,使每位党员都能不忘初心,强化责任使命,淬炼党性修养,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保持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学院党委也将继续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持续引导师生党员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文字/葛昊天、时文馨 图片/王建鹏、冯天晨)
  • 过“政治生日”的N种方式:我们选择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密码学院师生走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赓续精神血脉,砥砺报国征程”主题党日活动暨“政治生日”活动,这是学院党委2024-2025学年“政治生日”的第二站。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成为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涵盖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音视频和记录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的相关文物、文献等珍贵史料。 重温入党誓词   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主展厅,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展厅内,与陈列的科学家手稿、泛黄的实验记录本遥相呼应,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前辈们完成了初心和信仰的对话。学院党委为入党时间在12月、1月和2月的党员举行“政治生日”仪式、颁赠纪念书籍《国之脊梁》,希望党员同志进一步了解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事迹,以“国之脊梁”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尽快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 党员班主任为过“政治生日”的学生党员送上赠书《国之脊梁》   全体师生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泛黄的实验手稿与斑驳的科研仪器穿越时光长河,重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前赴后继、勇攀高峰的壮丽征程。从“两弹一星”的艰苦创业,到载人航天的辉煌成就;从青蒿素的发现,到量子通信的突破,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故事,都讲述着一代代科学家群体为国家、为民族不懈拼搏的奋斗篇章。今日科技长城,正是老一辈科学家以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为基石,以胸怀家国的赤子丹心为砂浆,一砖一瓦铸就的精神丰碑。他们用生命诠释的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如星辰指引创新方向,似脊梁挺起民族自强的风骨,见证着中国科技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伟大跨越。   20240711党支部学生党员崔婉彤表示,“临走前凝视‘院士墙’上密密麻麻的照片,那些沧桑面容在光影中仿佛连成星河。突然读懂博物馆设计者的深意: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的仰望者,星光的传递者。当站在前辈铺就的阶梯上眺望未来时,更要记得让自己成为后来者可以踏上的坚实土壤。” 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全体师生集体观看了《中华科技文明展——问天逐梦》。这是一部用数字艺术展示中国人探索星空和苍穹的沉浸式裸眼3D数字展。“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天宫”览胜、“九章”计算……师生通过观看中国科技的问天逐梦之路,感受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感悟到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科技创新的力量。   “‘政治生日’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十分有意义,站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馆,手捧沉甸甸的《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重温着入党誓词,让我突然就想起了17年前刚刚入党的自己,在不同的身份和心境下,我也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找准定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向优秀党员、国之脊梁们学习。”教工党员李东杰说。(文字/葛昊天、刘嫒儒 图片/王建鹏、刘嫒儒)
  • More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老师
    电话: 010-69671797,69671784
    邮寄地址: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1号,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西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编: 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