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党事业!2025年党员教育系列党课精彩开讲

  • 文/刘文琪、时文馨、纪晓珂 图/周沈岩
  • 创建时间: 2025-10-24
  • 55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10月19日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地星学院党委、电子集成电路学院党委生命学院党委和材料光电未来技术学院党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党员教育系列党课在雁栖湖校区开讲。系列党课特邀深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石庄教授主讲,首场主题为“长缨在手——关于入党事业”。千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在雁栖湖校区和玉泉路校区同上一节课。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书记李剑主持首场党课。

马石庄教授讲授党课

  马石庄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开篇,结合大量史料实例,紧扣“做合格党员”“忠诚于事业”“信仰的力量”和“实践中成长”四方面,层层深入。马石庄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是精英党,也不是全民党,“做‘合格’党员”不是标准低,而是要求。“合格”是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马石庄结合党章和“三个务必”,提醒全体党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糖衣炮弹”侵蚀,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马石庄教授讲授党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谈到入党动机,马石庄深刻剖析了“党性”内涵和当前部分党员中存在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马石庄引用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七大关于“党性与个性”的相关论述,强调指出,党性是普遍性,是全体党员都应具有的特质,个性是特殊性,个性要服从普遍性,个性应该是创造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义务重于权利”,马石庄指出,党章中把党员的义务写在权利的前面,在党组织中,义务是重于并优先于权利。当权利和义务冲突时,权利必须让位于义务,服从于义务。“接受考验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这是党和人民对你的考验”,马石庄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一事当前,先替谁打算很重要”,是以个人利益为先,还是以集体与人民利益为重,是检验个人觉悟与党员党性的试金石。马石庄用98年抗洪抢险中“党员上堤、群众下堤”的生死抉择,和曾在隐蔽战线工作、92岁申请入党的莫志恒同志的感人事迹,生动阐释了入党誓词中“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深刻内涵。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马石庄结合近期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警示全体师生,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要求青年党员,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永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

  在谈到“实践中成长”时,马石庄指出,“长缨在手”贵在学以致用。理论的威力,唯有在实践中才能绽放。马石庄勉励青年党员,要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实践的熔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整场党课以其思想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针对性,深深吸引着在场师生。历史与现实交织,实例与评论交融,既有鞭辟入里的分析,也有独到犀利的见解,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意蕴深远。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党课学习,更是一次与思想的深入对话,为更好地重温初心、理解时代、担当作为夯实了基础。

党课现场

文/刘文琪、时文馨纪晓珂 图/周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