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一天来临!计算机学院在“一二·九”歌咏比赛中夺冠!

  • 武小琳
  • 创建时间: 2023-12-20
  • 6932

  12月8日18:00中国科学院大学纪念“一二·九”运动88周年歌咏比赛大幕开启。来自全校31个学院的22支合唱团激情献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唱团第9个登台100位合唱团员以饱满的状态 高亢的歌声悠扬的演奏 整齐的动作全情演绎了歌曲《当那一天来临》,最终摘得总分第一名。徐栋和杨泽超两位同学分别获得最佳指挥奖和最佳钢伴奖。

  “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包揽三项冠军的背后,是计算机学院合唱团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准备,一个个年轻“士兵”的梦想在默默孕育中悄然绽放。

从十月份开始,一群热爱音乐的同学,带领着另一批几乎是零基础的人,从测音域分声部,到识谱打节奏,再到跟着指挥一遍遍训练,打磨出了一支能够自信站上舞台的合唱队伍。

每周二晚上10点-11点的排练

  历时一个半月的排练征程,每周两次,一次在周中,一次在周末。由于计算机专业课大多在晚上,周中的排练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10点到11点。虽然时间不是最方便的,但每次训练大家都准时出勤,没有任何人抱怨过劳累。

  “我们排练的氛围都很好,‘歌唱家们’相约出门,都很期盼着训练,每次练完还意犹未尽,一起唱着歌回宿舍,热热闹闹的,每次练习都很开心。”谈起每次的排练,来自女高声部的王睿说。

  最开始排练,是分声部进行的。每个声部在各自的教室里学谱子,以提高整体音准。随着各声部逐渐熟练,排练转移到阶梯教室和礼堂,重点放在了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动作上。在李博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合唱团的进步令人瞩目。每一次排练,大家都能有新的进步,动作也越来越整齐。

比赛前在教室最后一次练声

  “台上五分钟,台下一月功”。一个半月的辛勤练习,只为在最后的演出中大声唱出,“我们准备好了!”

 

  “他戴着耳机,一边吃一边比划”

  你见过边吃饭边练习的指挥吗?

  如果你这几个月路过食堂,看到有人在吃饭间举手挥动着看似随意却又精准有力的手势,那他就很可能是计算机学院的合唱指挥——徐栋。

  “其实我最投入的还是等饭的时候,站着,且两个手都是空着的。”无论是西区的一、二食堂,还是东区的三食堂,哪里有空间,哪里就是徐栋的舞台。

  从小学到本科,徐栋一直在合唱团里扮演着不同角色,这一次他选择了同时报名指挥和伴奏。因为其他同学更方便把乐器带到学校里,最后他成为了计算机学院合唱团的指挥,带领学院合唱团拿到了总分第一名,自己也获得了“最佳指挥”的荣誉。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最佳指挥也不是一日之功。在最开始的时候,徐栋对指挥接近一百人的合唱团也略显不自信,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技能恶补”。

 

徐栋在给大家讲解节奏的要领

  “我会在闲暇时仔细学习B站上张镇老师的指挥课,其中包含了从入门到初阶的节拍手势、起拍收拍手势以及表情等方面的内容。”吃饭的时间对忙碌的研究生生活来说正是最好的放松时间,于是,食堂成了徐栋的舞台,他逐渐养成了边吃饭边练指挥的习惯。

  定下演出曲目并排练了一周之后,李博洋老师对徐栋进行了更深入的手把手指导,他指出为了兼顾音乐表达和舞台效果指挥,站姿和手势要有一些限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徐栋必须克服原有的认知和习惯,他开始一遍遍对着镜子和录像进行额外的练习。

  在之后的排练中,徐栋与负责伴奏的同学以及李博洋老师一同对比了战友文工团、总政歌舞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多个演奏版本,对最终合唱曲目的编曲进行了修改。此外,徐栋还会经常观看蒋燮斌、郑健等指挥老师的视频,逐渐能理解不同版本中的音乐元素是如何通过动作表达的。在食堂等场合,徐栋时常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来,引来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他戴着耳机,一边吃一边比划”,在食堂遇到这位“陶醉的指挥家”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无不感到惊讶。

  当然,指挥并非独善其身。在排练过程中,徐栋也会积极与合唱同学们沟通,主动询问他们是否理解他的手势,不断收集反馈,并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优化。

徐栋在舞台上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徐栋在台上逐渐感受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为合唱团的团员和观众传达出音乐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面对今年激烈的竞争,他在观众席上看到了许多擅长诠释音乐的指挥,谦虚地说:“最后能够获奖也算是不虞之誉了。”

 

  “我除了钢琴啥也不会”

  杨泽超是这次计算机学院“一二·九”合唱团的钢琴伴奏,在国科大本科部的“音乐之夜”“草地音乐节”等很多舞台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研究生之前,虽然练了数年钢琴,但是我从来没有与他人合奏过”,在一些影视作品的机缘巧合下,他萌生了参与团体演出的想法,“‘一二·九’歌咏比赛是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参与学院团体演出的机会,所以我报了名”。

  报名后进行钢伴的筛选时,因为其他人还可以胜任别的位置,只会弹钢琴的杨泽超就成为了学院合唱团的钢伴。得知这个安排后,他调侃着说:“因为我除了钢琴啥也不会。”

  最开始,拿到手的谱子整体难度不高,对于有丰富演奏经验的杨泽超来说,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在第一次排练前,他就能完整地演奏整首曲目。然而,完整的演奏只是钢伴的基本功。除了这个基本要求,对于计算机学院即将演唱的这首军歌,钢伴最重要的是提供扎实的节奏、有力的支撑、适宜的强弱,以及零失误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后面这几项要求在随后一周周的排练磨合中,才逐渐接近达成。在每周两次的排练中,杨泽超曾以为钢琴伴奏会受到指导老师或指挥的特别“关照”,但因为整个排练过程中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老师仅仅在最开始给出“就像在回忆一般,做出起伏与弹性”的要求。

  在乐曲的编排处理上,结合老师的指导,杨泽超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在很多细节的地方做了自己的设计。《当那一天来临》是一首创作于和平时期的军旅歌曲,描绘了和平年代里战士们士气磅礴、战意凛然的宏伟画卷。“对于歌曲的引子部分,我加入了和弦的琶音和与合唱团衔接的渐强震音。最初的两小节为了体现出战士们回忆般的情感,旋律确定为渐弱后渐强,并且加入了一点弹性节奏,把强音演奏得更加饱满。”

  钢琴伴奏是整个计算机学院合唱排练中从始至终都十分可靠的顶梁柱。“相较于合唱者,作为钢伴,我更像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默默地站在前方,留意着指挥,关注着合唱团,见证着大家的汗水、欣喜,还有一次次在失误中的改正自己,提升自己。”杨泽超说。

 

04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当那一天来临》演唱正式开始,郑加毅的单簧管声和李沁心的长笛声伴随着杨泽超悠扬的钢琴声慢慢响起,“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歌声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歌词的每一个字都提醒着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们要勇敢前进!”歌声激越高山远,余音绕梁入云端,歌曲唱毕,荡气回肠,余音依旧萦绕在观众的心中。

  歌声激越高山远,余音绕梁入云端,歌曲唱毕,荡气回肠,余音依旧萦绕在观众的心中。

  

  演唱《当那一天来临》,不仅仅是演唱歌曲,更是激荡着我们奋发的青春,叮嘱着我们肩负的责任。在这和平的年代,我们张扬个性,追逐梦想,但是也要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

  当那一天来临,作为国科大的一名学生,我们将责无旁贷,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奔向科研战场的第一线。

  

  这次上台跟平时练习完全不同,感觉大家收敛了平时嘻嘻哈哈的状态,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实力,几乎每一个重点都做到了,丝滑而且完美,全情投入感觉下一秒真要上战场了。

  我们下台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真是我们最最完美的一次,每一个点比之前任何一次练习都完美!其实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平时细致反复的练习带给我们的,也是我们内心的团魂带来的!这是我最初不敢相信的水平,计算机学院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王睿(女高)

  从初次的生涩模样到最终的绽放,我们在这短暂时光里经历了成长的奇迹。这的确可以称呼为奇迹吧,一群没什么基础的人,在一个半月的光阴中,最后包揽全部的第一。登上舞台前的那一刻,耳边不断传来小声的提醒“稳住”“不要赶”。是呀,在彩排时,或许是紧张吧,我们的节奏总是越来越快,要是上台了还是这样该怎么办?舞台灯光随着主持人的嘶吼亮起,当那一刻真的来临,音符敲响了华美的序章,我惊觉自己不再像彩排时一样担心,气势如潮,一浪接过一浪,依旧奔腾而来,却不让人感觉匆忙。每一次的呼吸,每一串音符的交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印记。胜利的果实不仅是华美冠冕的光辉,更是我们团队默契的交响。欢呼吧,我们是冠军!

——陈星宇(男高)

  这次的合唱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记不清多少次排练到晚上11点,感谢所有人的付出才有了这样的成绩。当我真正站在舞台上,看着灯光慢慢亮起,指挥的手势和伴奏的声音都那么清晰,我注意力集中认真演唱。听到大家的声音充满力量,仿佛真的看到了当那一天来临的场面。

——靳博然(男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结束,脑中闪过的就是这句朴实的话。开始训练时,我们准备的动作是现在的一倍。我们平均每周集中训练1小时,在课余时间也会自己练习。记得在第一次彩排时,我们完全跟不上伴奏,打的一塌糊涂,甚至直接愣在了台上。后来,我们开始跟着节奏删改练习。从节奏到眼神,苛求细节只为精益求精。当“那一天来临”响在耳边时,我们就是新时代的战士,势要将吾辈自强的信念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我们想对在幕后默默付出的“权姐”表达感谢!

——王耀纬(军体拳)

文字 | 李文毅 李冠龙 各位受访者

图片 | 钟新力 康鑫 黄山 黄旭征 裴晓坤 陈茜 魏子继 芦溶民 李燕华 李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