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

  • 创建时间: 2014-04-14
  • 1419
                                        714 姜帆
 2014年4月11日上午8点30分,计算机学院党总支部组织学院党员集体观看电影《焦裕禄》,通过实践教育带领全体党员学习先进典型、以先辈为镜的同时,自我反思、查找不足、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发扬共产党员的优秀精神,以党员的核心力量去引领人民群众,传播优良作风。
 故事以1962年的河南省兰考县为背景,该县百姓长年饱受风沙、水涝、盐碱“三害”,“春天一场风沙,让人连馒头味儿都闻不着”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这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从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身体察老百姓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在带领群众封沙、治水、改地的过程中,更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加入共产党两年多的学生党员,结合自身党性知识修养,以及自己在党的集体中得到的历练和学习,观看完电影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党员干部的工作要用实践说话
 焦裕禄同志在贯彻落实兰考县的治理方针之前,切实的考察了该县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包括群众教育、公共交通、土地农作等生产生活方面,然后做到能抓住最紧迫的一头,积极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做到说话有凭证,做事有依据。“吃别人嚼过的馍儿没有味道”是焦裕禄同志的原话,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身体验的情况,才能有切身体会,才有发言权、有采取措施的依仗和考量。
 2、党员干部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热情
 正是凭借着对人民的一腔热枕,对百姓的真诚爱护,才有了焦裕禄同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感人事迹。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尽了苦难的煎熬,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亲密接触使得焦裕禄在成为党的领导干部之后,能坚持做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百姓,以百姓为先。
  3、一生专注自己的事业
  他临终前对组织唯一地要求,就是他死后把他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焦裕禄同志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哪怕疾病缠身也坚持工作,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如果哭能把老天爷吓倒,那我们就索性一块儿哭”,在遇到天灾的时候,焦裕禄鼓励着其他干部,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应对方案,而不应该屈服于眼前的困境。正是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影响并激励着他的同事,带动着集体。
  此次集体学习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心得,我们新时代的学生党员,要向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共产党员努力,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受环境、人事的消极影响,坚持着自己的追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