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述成长成就”——与青年朋友谈志向、使命与成就 马石庄教授学习札记·系列报告第四讲开讲

  • 刘卫强
  • Created: 2021-05-27
  • 2162

“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如是说。这不仅是对世界命运和国家命运的问询,也是对个人命运的问询,正值青春迷茫的我们也会发出“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疑问,我们十分有幸得以在马石庄教授“风华正茂-述成长成就”报告中寻找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2021年5月23日晚6:30,马石庄教授“学习札记·系列报告”第四讲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西区国际会议中心开讲。报告由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电子-微电子学院党委、化学院联合党委、材料-未来技术学院党委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系列报告的交流分享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报告由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书记刘卫强主持,来自举办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近5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

马石庄教授作报告
马石庄教授作报告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马石庄教授开篇提出“人之初”的疑问:人为什么活着?随后引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一句名言: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纵观古今,从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到伯特兰·罗素“主宰我一生的有三种情愫——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求索以及对人间苦难无法遏制的恻隐之心”,从《诗经》的顾复之恩到“诚立身、孝当先”的核心价值观,马教授教导同学们:爱人民,要从爱父母做起;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做起。    

随后,马教授用“立大志、有使命、出成就”九字箴言解答了青年学子们对现在和未来的迷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着行不果”。我们的大脑里住着一对“天使”和“魔鬼”,让我们在“精力满满与无精打采”、“坚持与放弃”之间左右摇摆,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个人的命运永远和国家社会的命运紧紧相连:心中有远大的志向,肩上有时代的使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从救亡图存时期的“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到“跨过鸭绿江”“血战长津湖”的立国之战,再到白手起家造出“两弹一星”大国重器,每一个时代的中国青年都肩抗使命,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着高度责任感。马教授为同学讲述40年代的西南联大精神,感怀郭永怀院士用生命践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科学家精神和李佩先生无私奉献为国育人的高尚品行。讲到“出成就”,马教授认为“有志者”必须还要“有知识、有见识、有本事”才能“事竟成”,而知识来自书本、见识来自生活、本事来自实践。马教授将科学总结为“知难行易”:即学起来难,做起来容易;将技术总结为“知易行难”:即学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后,给同学们提了5条建议:做好规划、努力耕耘、注重生活、融入团队同时学好专业知识。马石庄教授立足青年视角,和在场同学探讨了当代青年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交流了成长的心得,如身边的长辈般亲切又温暖,台下师生听得兴致盎然,笑声和掌声交织成一片。

在场师生认真聆听报告

现场交流环节刚刚开始,同学们纷纷举手示意,想同马教授和现场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疑问。有同学问到“我现在总是纠结,不知道未来是直接找工作还是继续读博做科研,您有什么好的看法吗?”马教授的回答一针见血:“在这个问题上你不必太纠结,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是第一位的,即使明天就入职,今天也要做好最后一堂实验。研究生最基本的是学好专业知识,否则读研期间一事无成,自然也不会找到很好的工作。”也有同学问到:“如何怎么样判断自己走哪一条路径,能够规避失败,成功的概率会比较大呢?”马教授恳切地说:“我认为没有失败,只有在哪件事情上你做的更多。人生没有这么多赌注可下,也没有这么多概率可估算,做任何一件事你都不会全输的,你总会做出些成就,或大或小,问题是你更喜欢哪条路,你更愿意在哪些事情上下功夫。”“马老师,北上广深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毕业后回家乡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马石庄教授说:“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发展都很缺人才,在哪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过别以为回到家乡就没有压力了,小城市的生活不见得会比大城市简单,同样也需要你不断奋斗!”

现场交流环节学生提问
现场交流环节学生提问
现场交流环节学生提问

青年学子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在马石庄教授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这次报告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作为国科大的青年学子,更应当继承和弘扬科学院前人的光荣传统,将自己所学和全部精力融入到祖国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中,树立大志向、担负新使命、做出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供稿:李燕华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