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民院士走进夏季学期课堂 --记“先进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系列讲座

  • Created: 2014-07-10
  • 1809
                                  赵新章
  2014年6月30日下午,“先进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讲座第二次课程有幸邀请到来自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林惠民院士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闫保平总工程师进行了系列报告讲座。
  林惠民院士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和萨塞克斯大学工作;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惠民院士长期从事并发理论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他设计并实现的交互式证明系统PAM是世界上第一个通用的进程代数验证工具。与国际同行合作提出、并独立发展了传值并发进程的“符号互模拟”理论;解决了π-演算和时间自动机的有穷公理化问题。这些成果已为国内外同行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所广泛引用,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在报告中,林院士为同学们阐述了模型检测问题的基本思想,讲述了采用时序逻辑公式描述系统性质的方法以及研究了有穷状态系统下相关问题的判定。林院士丰富的研究经历和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使得报告内容饱含精华,同学们对报告问题的认识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闫保平总工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中科院科学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并兼国际科学数据库委员会(CODATA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理事等职。
  闫保平研究员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规模科学数据共享技术、数据网格、数据库技术、信息发布技术、资源定位与寻址技术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多年来她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大型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先后主持、领导、咨询了若干个国家、部委、行业、地区的网络工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闫总工的报告为大家回顾了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进作用,并引出了由互联网开启的信息化时代下,科学研究的进程也受其广泛影响和推动。报告以青海湖基础研究数据库项目为例,阐述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下对候鸟迁徙和候鸟种群以及野生动物多样性和疾病预防等领域研究所产生的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的便利的相关领域研究的进行。
  两位洋溢着激情、迸发着智慧火花的演讲为同学们带来诸多启发,两位研究员的科研历程与心得感悟也再一次激励了同学们坚持科学研究的信念。感谢林院士和闫总工的精彩演讲。